繼黑龍江多個三四線城市房價跌破千元之后,近日,有消息稱,山東濱海旅游勝地乳山房價也一蹶不振,進入了全面暴跌期。
網友發布消息稱,乳山銀山的海景房已經跌成了白菜價,每平米不足千元,100平米的海景房,售價不足十萬元,成了名副其實的“鶴崗第二”。
據悉,乳山因為盛產生蠔而聞名,是一個旅游資源豐富的濱海小城,受益于地產經濟的快速發展,十年間房地產蓬勃發展,海景房等高端樓盤鱗次櫛比,新建樓盤如雨后春筍,受歡迎程度非常高,購買這些商品房的大多是外地人群。
他們或出于旅游度假心理、或是宜居養老考慮,或是投資增值心態,總之乳山的海景房在前些年銷售非?;鸨?,但入住率一直不高,閑置嚴重。僅在旅游旺季才有一些人陸續過來居住,平時黑燈瞎火,被當地人稱為“鬼城”。
現如今房地產行業不景氣,全國房價進入滯漲衰退時代,不增反跌的現實讓投資者充滿焦慮,重投入的地產行業受到了史無前例的沖擊。一方面是巨大的去庫存壓力,另一方面是房價無止境的下跌,巨大的反差,加上疫情三年的折騰,底層群眾生活艱難,斷供者與日俱增。
威海作為一個旅游城市,環境優美,四季分明,風光綺麗。和同省的煙臺、日照等城市共同撐起了山東旅游經濟的框架,但為何乳山的房價會如此萎靡不振呢?
究其根源還是經濟環境不景氣,房地產市場陷入了低估,人們對未來的消費信心不足。又因當地缺乏支柱性產業,就業形勢嚴峻。僅憑旅游業難以留住人口,旅游業有明顯的季節性,消費多集中在餐飲住宿方面,帶動就業有限,收入不高。
現如今疫情的陰霾已經消散,新年伊始,全國各地出臺了更加寬容的措施,為樓市松綁,但效果都不明顯,房價繼續朝著深淵滑去。在這種大背景下,乳山的海景房價格短時間內很難逆勢上漲,瘋狂拋售趨勢可能會更加的嚴峻。